多数国产化妆品仍集中于低价竞争 难以跟上消费升级趋势-pg电子下载
2018-10-24消费升级,是近两年的热词之一。事实上,在潜移默化中,消费升级已经渗透进国人,特别是中产阶级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根据*统计局的数据显示,2013年,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%,而2016年提升至64.6%,今年上半年为63.4%,贡献作用逐渐增强。
*层面也意识到消费升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。10月12日,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公开表示,今后将采取多方面措施促进消费转型升级,进一步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。
根据《麦肯锡2016 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》显示,大众产品向*产品升级的百分比表明,2016 年中国消费者的升级消费主要集中在化妆护理用品、饮品与生鲜食品领域,其中化妆品领域体现的升级消费趋势*为明显。
三十年前河东 三十年后还是河东
中国有句老话: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。形容世事盛衰兴替。
改革开放后,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,大量外资企业陆续涌入国内,其中不乏国际日化巨头。它们带来了有国际影响力的*和高水准的产品,同时拥有成熟的市场营销经验,丰富的人才储备。
面对如此强大的竞争对手,从计划经济过渡而来的国产*,几乎毫无招架之力。很多*都在此过程中逐渐消失,或者被国际巨头收购。不过,即使竞争激烈,还是有国产*突出重围,专注于“物美价廉”的低价产品领域,获得了*的口碑。那时还能“天天见”的大宝,就是*好的例子。
转眼三十年过去,中国整体经济已经取得长足发展,无法同日而语。但化妆品行业,多数国产*依旧徘徊在低价竞争圈内,与三十年前没有太大差别。
据香港贸易发展局的研究数据显示,目前外资*已占中国化妆品总销量的近60%,而销售额却占到近90%。那么,大部分国产化妆品的价格和销售额可想而知。
国产*在电商渠道占据优势 但还是基于“低价”
与发达*相比,我国本土*市场占有率一直较低。而单纯从渠道来看,近几年国产*在电商渠道的表现比较亮眼,排名和占有率都*。
2016年中国化妆品百强电商榜显示,销量排前十的*分别是、、、、、悦诗风吟、欧莱雅、、和阿芙。其中,除了悦诗风吟和欧莱雅,其他都是国产*。
而榜单第十到二十名,依次是雅诗兰黛、、兰蔻、olay、sk-ii、wis、兰芝、、。国产*和外资*差*各占一半。
线下渠道,根据上海家化2016年年度报告显示,2016年,中国日化行业百货、商超渠道的增长率均为负数,而cs渠道保持了9.2%的增速。cs渠道向来是国产*的主要渠道之一,在此国产*具有先天优势。(cs渠道*特殊,此处暂不赘述)
其他线下渠道则表现惨淡。例如,2015年百货店排名前二十*中,佰草集是*的国产*,排名第八。其他19个均为欧美、日韩*。
由此可见,国产*在电商渠道算是占据优势的。然而,这种优势也主要基于低价竞争。按照不成文的规定划分,单品均价在200元以下的属于低端大众线,在200-400元区间的属于中端到中*,400元以上则为*范畴。国产*主流单品的价格大多维持100-200元区间内,与外资*普遍中*的价位不在同一竞争层面。
从消费者心理角度分析,国产*的低价路线在电商渠道取胜的原因为消费者的试错成本较低。即使产品不是非常适合自己,其中损失也在可承受范围内。从一定程度上说,这与三十年前国产*集中于“物美价廉”的产品标签有相似之处。
外资*纷纷入驻跨境电商 冲击不可小觑
跨境电商,在海淘、代购红极一时的时候悄然崛起,逐渐成为中产阶级购物的一个重要渠道。跨境电商的优势主要集中于两者:价格低、正品。可以说,跨境电商进一步地打破了*之间的壁垒,让商品流通变得更简易便捷。
据天猫国际和*财经商业数据中心(cbn data)公布的“2015年中国跨境消费报告”显示,有来自53个*的5400多个国外*入驻天猫国际平台,其中,4300个*的商品从未在中国市场销售。而化妆品,则属于在天猫国际上增长*快的产品类别。
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,中国市场构成和消费人群正在悄无声息地发生变化。在化妆品行业,高品质、个性化是正在崛起的中产阶级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,而价格因素的影响正在降低。
与此同时,在国产*目前尚有优势的电商渠道,又面临跨境电商携手一众外资*,汹涌而来的冲击。国产*的“低价”竞争筹码,能拿捏到什么时候?
由于科研技术、政策法规等相关因素,国产*进军*市场或许有困难,但中端市场,或者说“轻奢”市场是可以尝试突破的。否则,多数仍然集中于低价竞争的国产*,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,甚至终有一日被市场淘汰。